学校每年要举办广播操比赛、歌咏比赛、演讲比赛、诗词大赛、汉字听写大赛、庆“六—”校园文化艺术节、科技节等。在活动中,学生接触社会、接触自然、接触科学、接触艺术、接触体育,活动空间广阔,人际交往增多。这对于学生体察社会生活的脉搏、了解科学技术的动态、拓展文化视野、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。 ![]() |
匠心耕耘 用心守护|教师优秀案例展播(一)杨俊丽是四年级七班的语文教师,在网课开始前她就根据每天的课前早读、课上笔记、作业三项亲手绘制了一份积分统计表。 这张积分表在同学和家长们眼中,或许只是积分。但对于杨老师来说,可以从上面获得很多信息:学生的学习态度、上课表现、作业完成状况,以及这一段时间的变化等情况。 笔记作为对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听讲的一个检测,杨老师要求同学们把当日上课时的笔记和作业一起提交到家校本里。这无形之中加大了杨老师的工作量,但不管工作到多晚,她都会做到“今日事,今日毕”!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每一个孩子! 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,杨老师已经俨然一名网播高手,班级孩子在她的悉心教导下,对网课的兴趣日渐浓厚,好多原本后进的孩子,在杨老师和家长的悉心配合下,学习渐入佳境,对学习充满干劲,各方面表现都有极大的进步。这一分分的进步也是对杨老师极大的犒赏与激励。 ![]() 一部手机、一台电脑,是杜敏老师疫情期间的工作标配;她是实验小学一年级五班和六班的数学老师,平日和学生一起上课、一起作业、答疑、批改、记录、反馈是她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工作流程。 在家上网课,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,于是杜敏老师每天提前五分钟开直播,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学生们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:了解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、口头讲述励志故事、展示家校本优秀作业、交流数学阅读材料等。激励学生们爱国、感恩、勤学、奋进。 杜敏老师用思维导图总结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和易错点,经过两个多月的言传身教,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,而且绘制得“枝繁叶茂”! 没有**,只有更好!怎样才能上好接地气儿的数学网课?杜敏老师一直在探索…… ![]() 崔秀娟老师是三年级三班的数学老师,每天“线上教学”后,她都会对“家校本”的作业逐一批改,针对不同的错误,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,并评选出优秀作业在课前展示,发挥榜样的作用,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。 崔老师布置作业重在基础,努力做到少而精。她力求让孩子们把基础过得扎扎实实,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每天定量的计算题,需要学生将每日计算用时及错题个数打卡,学生练习前后对比情况一目了然。计算形式多样:有口算、列竖式计算、脱式计算……循序渐进的练习,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。 书写是孩子们是否认真作答的直观表现。崔老师要求孩子们把完成作业当作是练书法,不仅巩固所学知识,而且培养孩子们的耐心,为各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。 线上教学两个月以来,崔老师用自己强烈的责任心,保证了班级的孩子个个紧跟教学进度,赢得了家长与学生的一致赞赏,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低调、务实、执着的年轻教育者最本真的样子。 ![]() 杨竹艳老师是二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,她在居家上课期间特别注重孩子们思想的教育,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。她精心设计组织班级的线上活动,使孩子们感受祖国的爱、学校的爱、老师的爱和家长的爱,让居家学习快乐而有意义。 网课同样需要仪式感。杨老师要求学生上网课也必须穿校服、戴红领巾。每周一举行线上升国旗仪式,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屏幕上,庄严雄壮的国歌回荡在每一个孩子的耳畔,一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!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每晚八点,杨老师在微信群举行班级故事会。全班同学积极参与,有效互动,有大胆自信的主持人、有辛苦付出的记录员……鲜花、掌声、发言、点评,可谓精彩纷呈。 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。学生从小热爱生活、关注生活,将来才能书写生活。杨老师有计划地举行了“小小美食家”、“和妈妈玩手影戏”、“清明节点瓜种豆”、“我爱劳动”等主题实践活动。 通过参与活动,孩子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,一双双因发现而变得惊奇的眼睛,一张张因收获新而变得灿烂的笑脸,成为杨老师**的欣慰。 ![]() 聚是一团火,散作满天星。停课不停学,隔空不隔爱。实验师生携手同行,不忘教育初心,在线上教育教学这个新舞台,谱写了一首首优美的诗篇!
文章分类:
校园热点
忠 孝 廉 耻 勇 |